四工调

发布时间:2016-11-24   来源:

7.jpg


  1925年,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帮助下创立。此调主要是是在男班“丝弦正调基础上,吸收京剧“西皮”和过门的某些因素,经过不断实践演出,改胡琴以“1—5”定弦为“6—3”定弦,而6、3在工尺谱中为“四”“工”,故名〔四工调〕。它使女演员的嗓音能充分发挥,从而使曲调更为清丽、委婉、悦耳动听,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造。


  与〔四工调〕相关的主要唱段有:

 〔连板〕  由〔四工调〕“联弹调”衍化而来。四分音符约=100~120,一板一眼旋律简朴,句式整齐,上下句起音和落音往往高低对应,有时把句头一拍连在前句尾部,句间只用小过门,上下若干唱句连在一起演唱,一气呵成,故名〔连板〕,如袁雪芬演唱的《香妃》“劝卿家,休动气”和《追鱼》中真假包公演唱“两位姑娘两条心”的问答式唱段。

 〔倒板〕 把〔中板〕唱腔的上句打散演唱,散唱散伴,用于强调人物和唱段意境。如范娟演唱的《回十八》“祝家庄上访英台”。


上一篇:弦下调
下一篇:尺调

公安备案号:33068302000730
浙ICP备1603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