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道具”这一名称,是20世纪40年代越剧改革时,从电影、话剧中借用过来的。
越剧在小歌班初期的道具,都是日常生活用具。小歌班早期所有的道具放在一只竹编的豆腐皮篾篓内,到了小歌班后期及绍兴文戏时期,台上所用道具模仿京剧、绍剧,并由“值台师傅”管理,所用道具也改放在一只大木箱(俗称“百宝箱”)里。
女子越剧时期,为了与比较写实的布景吻合,以及与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表演艺术的需要,对舞台上常用的道具,如刀、枪、剑、棍、马鞭等,加以改良,达到美观、轻巧,适合女演员使用。而对另一些道具,就直接采用生活用品,或仿真制作。
新时期,越剧道具更加系统化,形式和种类了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