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梁永璋:从放牛娃到越剧表演艺术家再到著名戏曲电视剧导演

发布时间:2023-01-13   来源:越剧博物馆



0.png


近些日子,一些老越剧艺术家驾鹤西去,悲痛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感念的机会。我们的公众号将推出“怀念”专栏,回顾老艺术家艺术人生,献上我们最真挚的敬意。

 

梁永璋

从放牛娃到越剧表演艺术家

1.jpg

 

1936年12月26日,梁永璋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一户普通人家。

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坚持让他上完了小学。毕业后,无奈的现状,梁永璋只能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当起了放牛娃。

梁永璋是一个乐观的孩子。艰难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放牛之余,看戏演戏成了他的心头好。

新中国成立后,新气象带来新希望,让梁永璋爱戏的心愿得以更好的释放。

1956年,偷偷地参加了业余剧团,还跑到离家几十里地的小镇,和团里的其他演员一起像模像样地演起了当时很热门的《两兄弟》。


2.jpg

1963年梁永璋、何贤芬主演《夺印》剧照

 

有时侯,事情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当梁永璋和他的团友们在演《两兄弟》时,专演这出戏的浙江越剧二团正好在新昌演出,演的戏就是《两兄弟》。

当二团领导听说有个业余剧团在演《两兄弟》,就特地观看,主演梁永璋一下子就被“相”中了。

浙江越剧二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男女合演改革的越剧团。这么好的男演员苗子怎么可以放弃,于是,经过考试,梁永璋被录取了。

就这样,梁永璋,一个连县城都没去过的放牛娃,一下子成为了省城大剧团的演员。

 

1952年浙江越剧团招收第一批越剧男演员算起,1956年进团的梁永璋可以说是浙江的第二代越剧男演员。

顶着不可多得的好苗子的名头进入大剧团的梁永璋,并没有怯场,乐观向上的个性,让他成为好学、勤奋、刻苦的优秀年轻演员,在吸收各方面养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朴实、真挚、乡土味浓厚的表演风格。

1960年,团里上演现代戏《斗诗亭》,饰演男主角的演员病倒了,领导决定让“小字辈”的梁永璋顶替上台。

这一顶替顶出了梁永璋的好机会。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准备把《斗诗亭》拍成电影,名导演应云卫也在积极物色男主角。当看到梁永璋演出的《斗诗亭》时,立即决定并指名要他担当男主角。


3.jpg

1971年梁永璋主演《半篮花生》剧照

 

之后,梁永璋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他主演了《金沙江畔》《战斗的青春》《血榜记》《山花烂熳》《光荣的减产主任》《半篮花生》等多部大戏。


4.jpg

1980年梁永璋、薛莺、张蓉桦、何雅等主演《桃子风波》剧照

5.jpg

1986年梁永璋戏曲电视剧《九斤姑娘》剧照

 

1985年,梁永璋进入新建立的浙江越剧院电视部,迎来了艺术生涯的第二个高潮。

在戏曲电视剧《九斤姑娘》中饰演石二,获1988年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中国戏曲电视一等奖;改编的《光棍买新娘》获中国电视二等奖。还在《胡图青天》《秀才过年》等多部戏曲电视剧中当纲主演。


6.jpg

1987年梁永璋、石丽萍主演戏曲电视剧《胡图青天》剧照

7.jpg

1987年梁永璋主演戏曲电视剧《秀才过年》剧照

 

1990年,梁永璋调入浙江越剧团影视部任专职导演,成绩斐然,向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三个高潮迈进。他执导的戏曲电视剧《汉武之恋》获中国戏曲电视二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大义夫人》获中国戏曲电视一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一鸟九命》获中国戏曲电视二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天之骄女》获中国戏曲电视二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仇家姑娘》获中国戏曲电视二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秋瑾》获中国戏曲电视一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牡丹奖”一等奖,《陈三两》获中国戏曲电视二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朱元璋巧访记》获中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浙江省“牡丹奖”二等奖,《贤母宝璧记》(与郑伟业合作)获浙江省“牡丹奖”一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因执导《双玉蝉》与《一鸟九命》获中国戏曲电视优秀导演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戏曲电视“十佳导演”之一。因执导《秋瑾》获中国戏曲电视最佳导演奖。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电视艺术家,同年荣获全国“德艺双馨”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光荣称号。1999年任30集戏曲电视剧《红楼梦》导演,播映后于2001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同年,个人获浙江省鲁迅文学奖(突出成就奖)。

晚年的梁永璋,依然深爱着越剧,多次呼吁,越剧不能放弃男女合演,要演群众看得起的戏。

 


上一篇:【缅怀】毛昭晰先生首倡建立越剧博物馆
下一篇:【明天9:00直播】越唱越有戏——纪念越剧诞辰117周年暨第二十二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开幕式

公安备案号:33068302000730
浙ICP备1603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