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婷个人专场暨拜师 吕派弟子吴素英收徒仪式成功举办

日期:08-19  点击:353  属于:直通车


mmexport1547772210470.jpg

 

1月16日晚,百花剧场鲜花锦簇,掌声阵阵欢呼不止,由中共柯桥区委宣传部、柯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市戏剧家协会承办,东方大剧院、绍兴广电总台文化影视频道提供媒体支持的《越苑雯秀》——陈雯婷个人专场暨拜师,吕派弟子吴素英收徒仪式在紹百舞台上成功举办。

在现场观众的共同见证下,绍兴“小百花”优秀青年演员陈雯婷举办了个人专场,并且拜师绍兴“小百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吕派弟子吴素英,吴素英收徒。浙江导演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导演杨小青,浙江省文化厅原艺术处处长周冠均,浙江导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倪东海、赵雪海,绍兴市文联主席金一波,绍兴市文旅局副局长杨坚祥,柯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伟卿,柯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胡兴林等领导嘉宾到场观看演出并见证了当晚的收徒拜师仪式。

三十二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在绍兴“小百花”的舞台上不断成长,从以原生代演员吴凤花、吴素英、陈飞等为代表的一代越剧明星到现如今小小百花的茁壮成长,舞台上六代同堂的繁花盛景正是绍百宗旨“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最好写照。作为中生代演员,陈雯婷以及她这一代的演员起着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她的身上体现着绍百建团三十二年的风气面貌:团结、务实、拼搏、创新。

本次陈雯婷专场演出,绍百团内另三位梅花奖演员张琳、陈飞、吴凤花作为主讲人,介绍了以陈雯婷为代表的紹百培养的这一代青年演员的成长,重温和戏迷共同的青春记忆回眸忙碌在绍百台前幕后的那些花儿,回顾了越剧百年的历史洪流中绍兴“小百花”的三十二载青春岁月,描绘了紹百在新时代应时而变、应时而盛的新气象。

 

 mmexport1547772147565.jpg


张琳

说起陈雯婷,许多人对她的初印象可能都会来自越女争锋。这个系列比赛曾经给许多关心热爱越剧的人们留下过一幕幕难忘的记忆。越韵翻飞、青春洋溢的风格定位,也让一大批青年演员有了集体亮相、直面观众的机会。这中间,就有绍兴小百花众多青年演员的身影,包括我在内。参赛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段特殊的经历,但对于陈雯婷而言,争锋的回忆显得格外多面,她拥抱过成功的喜悦,也流下过失败的泪水,创作剧节目、换流派、编排才艺、改行当、意外受伤……

如果说比赛是以戏代练、以戏促功,那么陈雯婷无疑是成功的。通过越女争锋她收获了成长,也收获了一出写满个人鲜明烙印的折子戏《死谏》。之后,作为绍百的成员,我们都欣喜地看到《死谏》多次被更年轻的演员选用于各类比赛。但陈雯婷自己却并没有就此止步,她总结着自己对这个片段的理解,努力地融合着情感与技巧,挖掘并尝试更具表现力的表达方式。一如她在赛场上的经历,历经锤炼、方显傲寒之心。

 

mmexport1547772156569.jpg


陈飞

在名团林立的中国戏曲百花苑中,我们绍兴小百花的团龄还很年轻,在过去的三十二年里,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凭借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坚持出人、出戏,以充满生机的活力,在各级舞台挥洒青春,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今天,剧团为陈雯婷举行专场汇报演出,这既是她艺术青春道路上的一份答卷,也是剧团在梯队建设、青年演员培养方面交出的一次报告。三十余载风雨兼程,鉴湖岸边百花争妍,14岁就成为随团学员的陈雯婷也已在紹百见证了20年成长与发展。
       关于越剧,有人总结说,她在农村诞生,所以始终没有浮华的气息;她在城市定型,因此一直保有自身的青春靓丽。绍百也是如此,历经三十二载,依然正值青春,依然在舞台上朴朴素索地讲述着一个个人情故事。越剧版《小放牛》,以青春的名义……

 

mmexport1547772171488.jpg

 

吴凤花

才子佳人,缠绵悱恻,唯美清丽,秀雅温和,这是越剧这个剧种最擅长表现的题材。我们绍兴小百花,是一个在改革年代里孕育诞生的团体。敢于尝试,不断摸索,是这些年来我们剧团努力追求的方向。这些年,我们走了一些“不寻常”的路子,从题材上、从表现方式上寻求突破,似有一种自讨苦吃的味道。
        但回首越剧百年发展历程,能从落地唱书的形式发展成为流派纷呈、雅俗共赏的观众喜爱的地方剧种,正是源于一代代越剧人始终遵循着时代发展的脉络,因时而生、因时而盛、因时而变、因时而新。绍兴小百花自建团伊始就努力尝试着为柔美的越剧描绘一抹阳刚的色彩。如今的尝试同样是一种延续,希望为空灵的意境增添一笔生活的注解,为诗意的表达寻求一份理性探索。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有时候会觉得我们这一代、包括下一代演员的责任很重,既肩负着继承优秀传统的职责,又面临着创新发展的使命。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为越剧注入新的元素,我觉得前辈们早就给出了答案。早在越剧在诞生之初,前辈们就不断地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向文学经典求取智慧。传承至今,已经是一股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越剧艺术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演员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让文化经典常演常新,让百年越剧唱出时代新韵。千般努力、万种求索,都为追求越剧艺术的美。


  mmexport1547772201558.jpg


吴素英

感谢各位来见证这个简单而有意义的仪式,感谢紹百这个团队,是紹百培养了我,也是紹百培养了陈雯婷。雯婷进团才14岁,她是一个非常努力、非常肯吃苦的演员,二十多年来她受过伤流过泪但对于舞台从没有过半分松懈,所以我非常看重她。
        我和雯婷亦师亦友,既是同事又是姐妹。舞台上我们共同合作、互相进步;艺术上我“先进山门”为大,我会对她、对其他青年演员尽心辅导;生活中我们是朋友,一起玩一起闹;情感上我们是姐妹,相处非常融洽。希望这种相处形式不要改变,会改变的是今后对于她的艺术方面我会更加严格,她的身上会更多承担起传承吕派艺术的担子。
       雯婷从艺二十多年,舞台上的摸爬滚打让她有了较为丰富的表演技能和舞台经验,我对她的教导会更加侧重于对人物内在刻画的体验以及对吕派艺术的感受和吕派艺术简单为人、严格演戏的风格。


mmexport1547772192517.jpg

收徒仪式


戏比天大,艺无止境,问道寻缘,坚守本心。一束鲜花、一个鞠躬,学生拜师;一副水袖、一双绣鞋,老师收徒。在简单而真诚的仪式中,紹百中生代的青年演员陈雯婷拜师原生代演员吴素英,跟随老师学艺学徳。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核心是人,人才培养是戏曲艺术得以发展和赓续的根本。陈雯婷拜师绍百的原生代演员、吕派弟子吴素英,她的个人专场在百花剧场举办,这是绍百的土壤孕育的花朵在绍百的舞台上绽放,这是绍百团队继陈飞收徒、风范传承师生堂之后的又一次戏曲艺术的传承!

专场最后,陈雯婷在舞台上展示了老师吴素英在三十年前的折子戏《水斗》。青春版《白蛇前传》是小百花几代人传承、特色延续的成果,陈雯婷既是《白蛇前传》上一个版本中的参演人员,也是青春版中传帮带的指导老师之一,又亮相越剧节、电影节,完美诠释紹百文武兼备的艺术特色。陈雯婷的《水斗》代表着紹百的青年演员一代,汲取剧团三十多年的积淀,站在团队“三次创业”的里程碑下,在最好的年华绽放最绚烂的风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