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39期)

日期:08-19  点击:146  属于:直通车



微信图片_20210423155506_副本.jpg


上海越剧院的“四大经典”(《梁祝》《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唯有《梁祝》有两个经典版本:袁范版和范傅版。袁范版演绎《梁祝》要追溯到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和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演《梁祝哀史》,1953年,袁、范两位艺术家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祝》,其间,2006年范派传人韩婷婷创排过一次袁范流派的交响乐版《梁祝》,音乐和唱腔都有所新创,直到2015年方亚芬和吴凤花垮团重排“修旧复旧”袁范版《梁祝》,再到2021年1月“越-聚黄金一代”方亚芬和章瑞虹合演“原汁原味”的袁范版《梁祝》,这是76年后上海越剧院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梁祝》传承的演出。

 

微信图片_20210423155519_副本.jpg

 1953年袁雪芬、范瑞娟《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袁雪芬经历了“初恋”马樟花的逝世,“小别重逢梁山伯”再度与范瑞娟合作,演艺上更加成熟,情感上更加浓烈,剧情上更加真挚。袁雪芬和范瑞娟请南薇对原来演出的《梁祝》演剧进行重新改编,在对整个剧情在节奏上进行修正,袁范版第一稿《梁祝哀史》保留了《十八相送》《回十八》《访祝》《楼台会》《山伯临终》《英台哭灵》,这一稿的演出不仅已经有了较完整的剧本唱词,还有了导演的构思阐述,而且在舞美上首次采用了话剧的立体布景,在灯光上运用了彩光的调配,增强了舞台表现力。更为具有越剧历史意义的,范瑞娟和琴师周宝才共同创造了【弦下调】,这是继【四工调】和【尺调】,越剧迄今为止的三大主腔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423155522_副本.jpg

1945年袁雪芬主演《梁祝哀史》剧照


应该说,【弦下调】是【尺调】的属调,打个比方,它与【尺调】的关系就类似与“六字调”、【四工调】的关系。【尺调】主胡定弦5(低音)—2,【弦下调】是改变指法1—5而已。

范瑞娟在艺术上私淑京剧马连良,高庆奎,在琴师周宝才的帮助下,反复琢磨京剧【反二簧】,在《梁祝哀史》演出到“山伯临终”一场中,首次唱出【弦下调】的曲调,后来在一系列的演剧中,不断完善丰富,【弦下调】成为了越剧的主腔。

音乐是越剧的灵魂,越剧的发展,就是越剧音乐发展史。越剧音乐的变革,主要经历了萌芽时期、正调时期、四工合调时期、尺调时期。1906年初,李世泉、高炳火等艺人汇聚东王,在稻桶拼成的舞台上,小歌班从说唱进入农村小型舞台,由于艺人的出身地域和语言声调,这个时期的演唱又产生了【呤嗄南调】和【呤嗄北调】,1906年正式进入“戏曲”状态。这个阶段称之“小歌班”“的笃班”。1921年进入【正调】时期,周孝棠、周林芳、周小灿组建了由和尚鼓、板胡、斗子三件乐器组成的“三件头”专职乐队,小歌班结束了清唱艺术的历史。这是男子绍兴文戏最鼎盛时期。1923年女班伊始,开启【四工调】时期,1943年【尺调】创立,“新越剧”时期快速发展。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wangzhan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