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从今天6月23日起,越剧博物馆携手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在中国越剧戏迷网网站及公众号上联合推出特别展:美色——越剧舞台美术成就展。
展览跨越时空,通过写意舞台、多姿服装、百变造型、耀眼灯光、经典再现等五个部分,为大家展示越剧改革来取得的不俗成绩及恒久传承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部分 写意舞台
越剧的舞台美术是从简单一桌二椅发展来的,初期极为简陋。经过吐陈纳新,特别是1942年越剧改革到新中国成立后,越剧的舞台美术,在写意、写实和虚实结合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多种多样样式。进入新时代,更有了新追求,在继承过去成就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构图上更加重视写意传神,被全国许多地方剧种的学习和仿效,与古老剧种的传统舞美风格迥然不同的越剧舞台美术,影响日益扩大。
越剧的舞台布景
越剧从嵊州农村进入城市后,演出形式模仿京剧和绍剧,舞合装置采用“守旧”样式。至1938年女子越剧,出现了拉洋片式的绘画布景及机关布景。到1942年越剧改革,在设计上,从写实、写意,到虚实结合,作了多种样式的尝试,为越剧布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今的舞台布景有了很大的发展,设计样式更为丰富多采,制作上更加精细,尤显优美抒情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舞台布景欣赏
《春香传》1954年
设计:苏石风 幸熙
《打金枝》1954年
设计:周楚江
绘画:田玮钤
《西厢记》1955年
设计: 苏石风 幸熙 黄子曦
《白蛇传》1956年
设计:苏石风
《红楼梦》1957年
设计:苏石风 许惟兴
《金山战鼓》1960年
设计:苏石风 陆云峰 顾大良
绘画:杨楚之
《天山雪莲》1963年
设计:黄子曦
《孟丽君》1980年
设计:杨楚之 王强华
《白兔记》1984年
设计:胡银康
《唐伯虎》1984年
设计:杨楚之
明天请继续观展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