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副册中越剧选取的人物较多,晴雯、袭人、鸳鸯、紫鹃等等。越剧选取《红楼梦》作为创作剧目可谓是选对了,选正了。尤其是作为女子越剧来说,演绎《红楼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女演员多,抒情性强,表现扩展范围大。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十二正钗选取了黛钗凤,黛为主,钗凤为辅,但钗和凤,乃至晴雯、袭人、鸳鸯等人物又要在自己有限的表演空间去准确地表达人物,表现人物在整个家族中,越剧《红楼梦》基本都表达到位了。
晴雯和袭人是宝玉的大丫鬟,曹雪芹写人物基本按照了“对比法”来写的。越剧《红楼梦》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法则。晴雯对应黛玉,袭人对应宝钗,在“不肖种种”一场中,宝玉为晴雯画眉毛时,晴雯有一段唱,“眉尖若蹙眼波如水,眉眼好象林妹妹。水蛇腰削肩膀,这一个丫头她是谁。二爷,你若画得我晴雯呵,眉眼更象那林姑娘,岂不是碍了太太的眼,添了我晴雯的罪。”这段唱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从侧面又反应出王夫人对黛玉的看法。编剧为每个演员设定了唱段,在有限的空间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性格,袭人接下去的一段唱,从性格上对应了宝钗(湘云)的“劝学论”,“凤凰混在乌鸦堆,主子替奴婢画双眉,放下正经书不念,被老爷知道皮责备,啊呀二爷!纵然是不是真心爱读书,也应该装出个读书样子来”。剧本通过在对晴雯和袭人对待琪官的态度上也作了交代。虽然篇幅不多,但袭人崇尚“要与做官的人来往”,而晴雯向往人性自由,无拘无束,在那样的一种时代,一种环境下势必注定了晴雯命运的悲剧。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扮演晴雯的是沈正心老师,她是傅全香先生的学生。徐玉兰先生曾经说过,“沈正心身上很漂亮”。沈正心老师在傅全香先生的艺术生涯《坎坷面前是美景》曾撰文《浅谈行路的表演特色》,沈正心老师在文章的开头写道:“我跟随傅全香老师学艺多年,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的表演艺术是最具有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这一特征的。她不仅在演唱上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演手段即舞蹈身段上更为丰富多彩,是整个傅派表演艺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傅派艺术,用肢体、眼神来弥补剧本空间上的不足,更好地准确地体现晴雯这个人物,也许就是沈正心老师创作晴雯最好的诀窍吧。
《红楼梦》是带有“家族史”的小说,“贾史王薛”和连带的家族,及带有“家族微笑战斗”的《红楼梦》就是一部社会史,人际学,关系学。越剧《红楼梦》改编自程伟元和高鹗“整编”过的《红楼梦》。很多原貌性,原著性的还是需要带着“辩证性”去欣赏。比如林黛玉,在越剧中整体就是“孤女”,“家境没有薛宝钗好”。想一想“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结亲会不是在一个阶层吗?何况贾敏(黛玉之母)是贾母唯一的女儿,原著中贾母见到黛玉那种完全不顾礼仪地失控,当着两房媳妇(邢夫人、王夫人)和阖府上下的面说,“......所疼的独有你母亲。今一旦先我而亡,不得见面,怎不伤心!”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最信奉的就是“门当户对”,林家怎么可能是家境不好呢?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为巡盐御史,到任未久。原来这林如海之祖也曾袭过列侯的,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只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到了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林家五世列侯,林如海前科的探花,巡盐御史之肥差。而薛家虽然行列四大家族,但薛家是“皇商”,也就是皇家的买办。春秋《管子·小匡》中的“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排在最后。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