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好声音越剧特别季》宣传片
2022年10月30日,浙江卫视的《好声音越剧特别季》上线,独特的创排、新颖的手法使传统的越剧呈现出时代的活力,让人们的对越剧的认知从温婉优雅进阶到了多元时尚的层面,再一次为非遗保护传承做出了表率,把剧种“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演绎了出来。
爱上一样东西不难,如何要守好这份爱,却是不易的。浙江卫视的《好声音越剧特别季》以真情化为行动守护了这份爱,守护了爱越人的心。
导师茅威涛宣传片
曾几何时,大伙一起围绕着电视机,同时盯着一个节目,谈论着共同兴趣的内容,似乎已经很遥远了。而《好声音越剧特别季》让天南海北的“爱越人”不约而同地在每周日晚上锁定“浙江卫视”,锁定这个心爱的节目。
以传统媒体——电视作为唯一的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讯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好声音越剧特别季》能在当今多元新传媒时代,再次把人心聚拢在电视机前,其实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时指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它增强了中华文明——越剧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守正出新式的讲越剧故事、传播越剧声音、展现可亲可爱的越剧形象,推动了越剧文化快步走向世界。
越剧故乡嵊州作为《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赞助者和坚强后盾,彰显了越剧诞生地坚持恒久传承的担当。
导师方亚芬宣传片
117年以前,越剧从嵊州诞生,走向了全国,香飘了世界。进入新时代,嵊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越剧更是倾情倾力投入,以弘扬越剧文化、恒久传承越剧艺术为初心,创新发展机制,汇聚各方资源,努力涵盖保护发展土壤,既有传统的“一团、一馆、一校、一节、一业、一角”,及发展整合了“一区、一镇、一网和一会”,打造创建了整个越剧文化圈的生态链的“十个一”的载体。像中国越剧戏迷网成立7年以来,创新之大,步子之快,成效之好实属惊叹,目前已经在全球建立了210个“爱越小站”。还有即将搬入新馆的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将在其33年秉承的“越剧生态传承”理念,运用进越剧“历史走进时代,文化浸润生活”的建设愿景之中,阔步迈进。
嵊州就是以这样一种胸怀,延续着既富有独特魅力的地方特色,又传承发扬着百年越剧的这一份情怀的文化底蕴。
导师陶慧敏宣传片
在掌声雷动中降下帷幕的《好声音越剧特别季》,至少可以给我们三点启发。
第一,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追求和价值的关系。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演员追名追逐利不为过,演员站在台上就是想得到观众的追捧。那么,观众凭啥看你的演出?观众凭啥心甘情愿掏钱买票走进剧场看戏?又凭啥“魔力”在今天还能守候在电视机前看《好声音越剧特别季》呢?其实,就是看角儿,看角儿的那点“玩意儿”呀。但是除了名和利,更重要就是这个节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传开”,也就是所谓的“出圈”了,“破圈”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中说到的——“传得开留得下”。好声音越剧特别季》以一种现代意识的理念和平台,把越剧,把传统文化争取到了一个“传得开”的个效果。
第二,它讲述了“玩意儿”和喝彩的关系。演员在台上玩的是自己的“玩意儿”。所谓的玩意儿?就是演员、导演等对戏曲的“魂”的理解,只有真正懂戏曲的“魂”,领会到戏曲的那点“事儿”的,才能领悟出戏曲的“神”,才能体现于戏曲之形。从《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初衷到四位导师足见栏目对于戏曲之魂,戏曲之事、戏曲之神的良苦用心。
首轮“盲选”就是考核演员的“唱功”。唱念做表,唱永远是戏曲的第一位。而越剧又是一个以“流派唱腔”为主要艺术特色著称的剧种。评价一个戏曲演员唱的好不好,就是看他(她)唱得有没有韵味,流派的韵味和情韵。而形于表面肤浅的让人被夸为嗓子好的形,那是没用的。戏曲界有一句“不见脏字”的骂人的话,就是夸某位演员嗓子好,其实那是在骂你。因为我们是戏曲演员,不是歌唱演员。有调无味,有腔无味都不是好演员。
导师根据各自站队的阵容,来“看菜做菜”。选手通过每一位导师设计的“玩意儿”,通过自己对“玩意儿”的理解,来呈现自己的“玩意儿”,一方面看选手的理解和导师的本意是否融合的,另一方面也要看选手展示结果是否与观众的感觉一致,被认可否。无论是导师的“玩意儿”,还是选手的“玩意儿”,这玩意儿可不是贬义词啊,这在戏曲界是最高的“活儿”,如果说导师和演员的这玩意儿相对结合得完美了,那应该是成功的了,如果说这玩意儿给人感觉有点僵,那就不是“您”那功夫不到家,就是导师那玩意儿还较牵强,或者说选手并完全理解,或者说,观众对最后的呈现“并不买账”。
导师郑云龙宣传片
第三,它诠释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越剧是有极盛生命力的,因为它一直在适应时代的气候,一直在不断的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进步。守正和创新,从来都不矛盾。完全脱离传统,脱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那点“精华”的创新,那不叫创新,那是胡来。但是如果就只守着那点玩意儿,出不来新玩意儿,这就跟这时代脱节了。所以这个关系的处理上,《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这是非常好的事,但每个事物的出现都有专属背景和客观原因,《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成功了,大家不能一味地模仿,还是要考虑自身的创新可行性,还是总书记说的标准,既要传得开,又要留得下。我想起了八十一年前袁雪芬先生倡导发起的那场新越剧改革,以及后来的“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大事件产生的大效应,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力和效应力。不是因为光有形式上的新,更有超强“内核”。只有处理好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传承好越剧文化,以越剧原有的“玩意儿”去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玩意儿”。这才《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最有效价值。
我是“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越剧。我相信“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的人很多,而且懂戏的人也很多,就像上《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东王村村民们,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所谓的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不能单纯地从艺术上界定,只要你的艺术水平是职业化的,你的艺术鉴赏职业化了,只要你“一根筋”地爱越剧,不在乎于你是不是在剧团里面。谁理解得深,谁传承得好,谁弘扬得更广泛,更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去尝一尝。”因为有鉴别才有区别,艺术是在对比中发展的。《好声音越剧特别季》靠什么获得关注,靠什么站住了脚?因为它以越剧的魂,用越剧声,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宣讲了新时代的越剧好故事。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