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破圈,越剧这一剧种始终在破圈、固圈和守圈中成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当今的越剧名家们,在她们的豆蔻年华,已经尝试着戏、歌及影视的各方面充实发展。像单仰萍、方亚芬、萧雅、金静等等,当年都灌制过歌曲唱片。这其中属萧雅最为闪耀。
2022年也是尹派传人萧雅的“肖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2002年6月,萧雅在上海极具文化底蕴的“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成立了在经济上完全自负盈亏,艺术上完全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肖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傅全香先生担任艺术指导,创作班子可谓“大咖云集”,有著名越剧音乐家贺孝忠先生,著名越剧剧作家、评论家李惠康先生、著名戏剧导演石玉昆先生等等。
有人一定好奇,为什么人名“萧雅”,而工作室的名称又是“肖雅”。我也为此专门询问过一些老师,这是当时在注册时,由于打字上的一个疏漏,就有了那“肖”,但不管是此“萧”还是那“肖”,都是我们熟知的在演唱上创造了既保留了浓郁的尹派韵味,又探索出一条歌为戏用的演唱技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萧氏尹派”的越剧尹派传人——萧雅。
萧雅的破圈来源于那首流传于大江南北的歌曲《月亮走我也走》,就是由萧雅原唱的。戏曲演员该不该唱歌,这在当时还是一时成为影响全国文化界热点话题。台上是儒雅公子,台下是时尚歌手,一念、一举引起来了支持和反对的两种截然不同声音,恩师尹桂芳始终作为萧雅最有力的后盾支持着她,尹老还特地把“艺妹”傅全香请来,让这位越剧界的花腔女高音来审定萧雅这条路到底可行与否,傅全香听了萧雅的演唱,非常之肯定,认为萧雅的发声相当科学,以歌辅戏这个想法很好,有利于增强越剧在演唱上的时代表现力,也有助于推广越剧的受众范围。尹先生、傅先生公然在“一片质疑声”中站了出来,力挺萧雅,支持萧雅演戏、唱歌多元化发展。
八十年代的上海越剧舞台是多姿多彩的,上海虹口越剧团的萧雅更是活跃的。中国越剧戏迷网爱越小站•上海站的杨玥文就是这样一位从八十年代起至今迷恋追随萧雅的“雅迷”。当年还是初中生的她,是听了《月亮走我也走》之后第一次走进了剧场,当然她是特地慕名去看萧雅的越剧,虽然当日萧雅不是主角,但她还是被萧雅圈粉了,按照她的原话,“可见当时她有多优秀”。至此她成为了越剧迷,迷上了尹派,追拥着萧雅。那个能在三张台子上翻下来的萧雅,那个唱腔美糯又不失阳刚的萧雅,后来她听说萧雅出国了,她还哭得稀里哗啦,就如歌词中唱的“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永远地烙刻在了“雅迷”们的心中。
当年萧雅的成功破圈,不仅扩大了越剧的影响力,还发展了一个时代的年轻戏迷群——“越剧雅迷”,他们亲昵地称呼萧雅——“我们的雅姐”。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