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瑞虹和陈颖是上海越剧“范傅流派”的“守门员”。
范傅流派是越剧界响当当的黄金组合,也是越剧主要的重要生旦流派之一。当代范傅流派的主要传承人章瑞虹和陈颖就是在老一代宗师的精心培养和在原汁原味的经典熏陶哺育成长起来的“黄金一代”。
相对于章瑞虹,陈颖出道更早一些,陈颖是与赵志刚、许杰、胡敏华等上海越剧院74届学馆培养的,都有幸得到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亲自传授。
陈颖
陈颖最初在学馆时就是重点培养对象,她以一折《九斤姑娘》而引人注意。学馆毕业后唱小生,师承徐派,演过《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被观众誉为“小红楼”,曾在上海越剧院赴法国的演出中担纲主演贾宝玉。在1981上海电视台《介绍上海越剧界中青年演员专辑》资料中,有其徐派《金玉良缘》的表演,便知得到徐玉兰先生的亲授真传。尤其是“寒夜挑灯把谜猜”一句,眼神极具徐派表演的风流倜傥,飘逸隽永的风格。在越剧院新春反串版演出中,陈颖在《送凤冠》中饰演徐派王玉林。后改旦行,宗傅派,拜傅全香先生,傅先生十分喜爱这位弟子,经常夸奖陈颖表演有其独到创造性。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是陈颖在创作上的旺盛期,除了继承傅派经典剧目之外,还新创了《女皇与公主》中的武则天、《真假驸马》中的公主,《玉簪记》中的陈妙常、《断指记》中的颜秀、小戏《晴雯补裘》中的晴雯和《末代皇后》中的婉容以及在连台本戏《甄嬛》的下部中饰演华贵妃。至此至今,她仍然传承着傅派艺术特有的“娇媚”和坚守着上海傅派的“骨风”,勇敢地担当起了“傅派艺术的守门员”。
我始终认为看一位演员要全面地看,全时段地分析,乃至于她所做的贡献并不能简单化地以“奖”来做论断,也不能武断化地以“时段性的唱好唱坏”作为结论。之所以喜欢陈颖,是因为在她的身上和她的唱腔中还能可以见到“老傅派”的味道,有傅老师的骨子和内涵真滴。“滑音”是越剧唱腔中主要的润腔手段和技术,陈颖在演唱傅派唱段时,保留了傅派滑音的棱角分明,内含张力的艺术效果。虽然在演唱上,演员会受身体上的缘故,会出现不尽人意的状况,尤其时后期陈颖的演唱,尤其在气息上,是会差强人意,但看得出,她在努力,她尽管难掩心中遗憾,但还是保留了傅派这样的精髓,保留了这份唱法,这也是一种精神,她为傅派在上海保留了流派韵味的火种,她可以在自己学生身上去完成,去弥补这一份演唱上的遗憾,她是在用自己的不足,告诫她的学生们应该怎么样去演唱傅派。
相对而言,陈颖的做优于唱。她的表演更富有激情,刻画人物性格细腻,善于运用传统程式,结合现代表演技法,特别是在她自己的原创代表作《断指记》(这个戏当年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出,我很喜欢,尤其是第一稿和第二稿,相当有看点)。
她饰演年轻寡居的颜秀,为了表现人物自残断指的痛苦,她大胆吸收舞蹈家杨丽萍的甩发舞。在第一稿演出中,陈颖是用了自己的长头发,活脱一个越剧版“杨丽萍”。要知道戏曲中的甩发,是需要技巧+气力的,更何况是自己的长发,没有相当的体力,很难挥发自如的。在第二稿演出时,她与头饰老师祝秀莲共同设计创造了内外两层头套“剥离脱落法”。在斩断自己手指的那一瞬间,伴随着人物撕心裂肺的疼痛和肢体动作的变化,头上的第一个半头套顺势脱落,里面是一个花旦头套上做了花旦的改良甩发。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