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自己,对艺术有要求的文艺工作者,不仅仅是体现在其演唱和表演上,对待各项门类都是有要求的。
祝秀莲,上海越剧院的头面老法师,人人称之为“阿妈”。只要提到瑞虹啊,陈颖啊,亚芬以及仰萍,她都会津津乐道。她说,她们都是很有要求的,比如之前说过的,她与单仰萍一起探讨设计的花旦头套,把最初的一根油条式,改革为了头套垫发包,分开成两边梳,解放了耳朵,使得花旦头套更加年轻。在《梅陇镇》和《秋色渐浓》两本戏中,都有章瑞虹和“阿妈”的艺术成果,一般的小生头套,都是前面留海活着直接翻上去,比如贾宝玉在前半场是有留海的,是显示其年龄尚小,到了“葬花”这一场开始,就没有留海,区分了年龄。在《梅陇镇》一剧中,为了塑造和体现与以往不一样的“正德皇帝”,祝秀莲老师给章瑞虹设计了小生头套“前冲发髻”。按照祝老师的原话,当年设计时,她是站在凳子上,用喝奶茶的吸管在头套里做支撑。在排演《秋色渐浓》,因为是现代戏,女演员演男性,头套更显重要,既要体现男人的帅气,又不能有女小生的痕迹。作为主演的章瑞虹指名,非“阿妈”开这个“头”,连同饰演小石头的王舒雯的那个“寸头”也必须是阿妈梳。
章瑞虹
我因为自己演出的无论花旦头套还是小生头套,都是必须由阿妈开头、梳头和维护,所以这些故事都是阿妈亲自己告诉我的。我们也成为了“忘年交”。祝秀莲老师告诉我,她是实干,她看了剧本之后,脑子里就有了人物,然后直接开始梳头套。祝老师早就退休了,但她真的是退而不休,当然她也是我们中国越剧戏迷网爱越小站•上海站演出的御用头面师。
在越剧院,只要提到章瑞虹,无论人品、艺品都是有口皆碑。对待艺术的一丝不苟,敢于出新。下面就引用电视专访中老师们、同行们对于章瑞虹的评价——
著名作曲家陈钧老师称赞瑞虹的敬业精神,“对待艺术从来不会偷懒,演出是什么调门,什么音量,她在排练中也是一模一样”。
著名吕派传人张咏梅感叹瑞虹的“认真”,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尤其是在工作业务上的事业心和开拓心都已经到了“执着”的地步。
著名演员金红讲了一个故事,越剧院在香港演出,瑞虹的朋友送来水果,章瑞虹把水果分别分送给了每一位演职人员,虽然是分散到每一个人手中已经数量不多,但让大家伙感觉很暖心。
越剧院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豫美称赞瑞虹“创新意识非常强”,她说章瑞虹在创作过程中,会主动与导演、舞美等等商讨出新出奇,所以她创作的人物起点较高,在意识中就为作品奠定了新意。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