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古戏台楹联集萃

日期:08-19  点击:113  属于:直通车


IMG_3062.JPG

崇仁玉山公祠



剡溪旁的嵊州不仅是中国越剧的发源地,也是几百年来各种民间戏曲表演的繁盛之地。剡人善歌,剡人喜歌。这里的古戏台亦如散落的珍珠,数量之多、形式之美、建筑之精,在全省罕见。

据不完全统计,在嵊州尚存的明清时期古戏台约有460多个。它们大多坐落于祠堂或庙台中,隐居于普通村落。

古戏台曾经满载着当年的丝竹乐音、人影攒动、喝彩如雷;也收藏了各种奇闻异事、人间悲喜。即使是站在空无一人的戏台前,都能让人感怀岁月,浮想联翩。

古戏台前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副副楹联——或行草、或篆隶,或朱砂、或黑墨。这些妙趣横生、神来之笔的楹联,让我们去见识下!





崇仁镇伟镇庙
盛盛盛盛盛盛盛;
行行行行行行行。
横批:“乐乐乐”。
这一幅楹联非常特别,是多音联。
前句应读“阵丈阵丈阵阵丈”, 
后句应读“吟杭吟杭吟吟杭”。

新大洋村龙王庙  
戏场小天地;
天地大戏场。
 
逸洞迥随流水远;
高歌深入翠云寒。


马家村马氏宗祠 
有色有声图画;
大开大合文章。


廿八都村瞻山庙
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总有下台时。


东林祠堂
铁板铜琵,唱不尽热血英雄兴亡事业;
金箫玉笛,叹从来痴情儿女生死因缘。


雅张村张南轩先生家庙
善恶存亡,传廿一史轶事;
兴观群怨,得十五国遗风。
 
金瓯宰相,黄石先生,富贵神仙分两席;
噀血睢阳,画眉京兆,英雄儿女各千秋。
       

下南田村马太守庙 
戏谑做成真面目;
文言道破俗情缘。
 
自古霓裳传雅奏;
于今羽曲谱和声。

崇仁镇东岳庙
红袖影翻江上月;
紫萧声逐岭头云。

莲塘村卢氏宗祠
环观古往今来事;
应识烘云托月才。
 
霓羽蹁跹,妥先灵之陟降;
柳经协叶,衎神听以和平。


后史村史氏宗祠
戛玉敲金裳衣一曲;
左昭右穆彝鼎千秋。
 
数尺地五湖四海;
几更天万古千秋。


山墩村永兴庙
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歌声里旧衣冠。


石璜镇关帝庙
绿绮凤凰梧桐庭院;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下南田村马太守庙
戏谑做成真面目;
文言道破俗情缘。
 
自古霓裳传雅奏;
于今羽曲谱和声。


招龙桥村袁氏家庙
有之盖有之矣;
其然岂其然乎?
 
善恶到头终有报;
繁华逼眼惜成空。
 
卧雪堂前,想见玲珑玉戏;
扬风阁下,好听嘹亮笙歌。


施家岙村良臣公祠
一弹流水再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红袖翻风鸲鹆舞;
紫箫弄月凤皇鸣。
 
浦桥村史氏宗祠
莫道壶中无日月;
宜从皮里问春秋。
 
东郭村竺氏宗祠
镜里名花水里月;
元中色相幻中空。
 
莲塘村卢氏宗祠 
霓羽蹁跹,妥先灵之陟降;
柳经协叶,衎神听以和平。
 
下中西村兴福庙
世界大舞台,君相公侯不过当场脚色;
戏文真野史,英雄儿女无非近日人情。
 
细腰舞落三竿月;
古调声传万世文。
 
上林村动石庙
就中文理不外人情;
岂无戏言却有关节。
 
看天下人情类也,孰得孰失,公是公非;
为场上脚色难哉,一言一动,万耳万目。
 
甲秀坂村宋氏上祠堂
烟波跌宕红尘外;
风月纵横玉笛中。
 
声度清风,响遏行云一片;
曲传白雪,歌残皓月三更。
 
何须纸笔,写几篇无字文章;
不用丹青,描一幅有声图画。
 
甲秀坂村宋氏下祠堂
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寸地万里江山。
 
俞家砩俞氏宗祠
莫非河涧流余韵;
果是桃源别有天。
 
叶家村叶氏家庙
三寸舌谈古论今,有甚说甚;
五尺躯扮文装武,演谁像谁。
 
虚弄干戈原是戏;
又经点缀便成文。
 
丽湖村沈氏宗祠
希古罕今,立行须从真处想;
掀天扬地,成功莫作戏场看。
 
深夜月当头,轻敲檀板;
碧天云过户,妙舞霓裳。
 
马塘村新家庙
笙箫响入云中彻;
环佩声来月下迟。
 
尹家村尹氏宗祠
生民以来未有不如此;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
 
静躁不同俯仰一世;
少长咸集趣舍万殊。
 
上屋村乌石庙
是真是假真是假;
是假是真假是真。

西青村永富乡主庙
父老闲来消白昼;
儿童归去话黄昏。
 
富润温泉庙
试看一番做人榜样;
胜读几篇盛世文章。
 
优孟衣冠,直见汉唐以上;
太平歌舞,依然风雅之道。
 
开元冠华祠堂
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尔放开眉眼做;
世事原来仍假局,装模作样,惟吾踏实脚跟看。
 
剡源村张氏宗祠
后堂丝竹从头溯;
前度刘郎今又来。
  
清水塘村龙王庙
道光甲午仲冬
舞袅红霞影留明月;
歌释白雪响遏行云。
 
蒋镇鸽鸡山村乡主庙
曲谱霓裳,知音者那肯当场错过;
舞挂干羽,会心人都堪得意逍遥。
 
新塘村土谷祠
仔细看,世态炎凉都显着;
认真做,戏文好歹立分明。
 
不知归去怎生样子;
且看出来什么场头。
 
任坞村福德庙
祀龙王将军、陈侯诸神
水袖翻余新月白;
霓裳舞罢暮山青。



这些楹联,或体现人生哲理,惩恶扬善;或借用古典诗词,美轮美奂;或展现戏曲文化的迷人魅力;或彰显戏剧与人生之间如梦似幻的关系。每一幅楹联都能让人回味良久。

往事随风,人世喧嚣湮没于时代的风雨中,而古戏台楹联却始终在时光流转中悄然发散着戏曲文化之美。多少袅袅乡音,水袖飘扬,都蕴含在这优美的楹联中。

岁月悠悠,当年舞台上的悲欢离合,长袖善舞都已随风远去,然而这戏台楹联,代表着江南文脉的一个支流,如剡溪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