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嵊州最美的时节,四月的越剧小镇已生机勃勃。但越剧小镇文旅公司董事长、著名导演郭小男却无心欣赏剡溪美景,他在忙着“寻亲”——考察深研与越剧小镇有着“近亲血缘”的嵊州“非遗”。
- 01 卮山访茶 -
嵊州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不仅茶叶产量全国领先,更有许多有历史有故事有品质也有传承的优质名茶。只是,传统纯粹的手工制茶工艺正在渐渐远离我们......
4 月11 日,郭导去了下王镇覆卮山脚,因为在那个拥有嵊州最美梯田的村落里,还完整的保留着煇白茶最原始的制作工艺以及作为清代贡茶的纯正品质。
这一天,郭导在茶园里看茶农采茶,在茶灶前观手工炒制,听茶人讲煇白茶曾经的辉煌,在农家品那杯茶的醇韵,在茶香里思考越剧小镇与茶的未来……
- 02 根艺寻踪 -
嵊州文脉悠远,不起眼的木雕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多年前东晋时期的“雕圣”戴逵。经过岁月漫长的打磨,经过一代代工匠的传承演绎,嵊州根雕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月12 日,郭导循着木头的清香,走进了根雕大师郑兴国的工作室。各种材质的木头、不同主题的造型、巧夺天工的技艺、天人合一的意境,着实令人赞叹。在郑兴国工作室旁边,郭导发现许多年轻的艺人正在自觉传承根雕技艺,许多作品已经有了这一代人的思考与追求。
“非遗”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追忆,更在于传承与光大。看着那一个个琳琅满目的根雕艺术馆,郭导由衷的欣慰。
- 03 竹编赏艺 -
竹编是嵊州民间工艺“一绝”,不少佳作曾经作为国礼赠送,当年澳门回归浙江省的礼品就是嵊州竹编厂创作的《沧海还珠》。
4 月 12 日,郭导寻访了浙江省“非遗”(竹编)传承人袁亚琴夫妇,听他们讲述坚守和传承的故事。袁亚琴说,麻姑脸部要一百八十多根篾丝编织,根根细比发丝,剖篾丝出师至少需要五年工夫,还需要一颗全情投入的心。竹编馆里陈列的那些精品,不知倾注了老艺人们一经一纬多少的时间与心血……
- 04 守望与传承 -
如果说越剧是盛开在越剧小镇里的梨园奇葩,那么民间工艺就是小镇里开出的一片陌上花,她一头连着嵊州千百年来的文化根脉,一头接着这方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生活与情感的记忆。每一位匠人都有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有温度。它们与众多的民间演艺一起,构成了嵊州“非遗”的姹紫嫣红。
郭导说,民间工艺应该保持它应有的纯度,工匠大师需要一方净土,需要一个开门见山、抬头望月、青山环抱、绿水缠绕的清幽场所,在那里,匠人们可以不问红尘,潜心工艺。于是,小镇规划了工匠村落,旨在为“非遗”、为匠人打造一个自己的家。
越剧小镇是一个关于田园农居、戏剧艺术、文旅体验的传奇,不仅仅以传承弘扬越剧文化为己任,也将把对更多散落的“非遗”的守望与传承,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越剧小镇,正在等待“非遗”回家。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