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越剧《桃花扇》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南京市文联举行。来自省内外的有关领导、专家和学者近二十人,济济一堂,共话越剧《桃花扇》,同盼佳作现秦淮。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陶琪,从越剧《桃花扇》的创作谈起,向大家汇报了成立安琪工作室的初衷。她说:“我和君安都深感受到的眷顾太多太多,无论是她于宗师尹桂芳先生,还是我于宗师袁雪芬先生,我们都同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份报恩的情,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一个阵地,来传承恩师的艺术,并争取尽早排出由我们俩合作的新戏。”说到这里,陶琪作为江苏省剧协副主席、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市剧协主席,还特意强调说:“当然,我们要推出的新戏,一定是适合越剧的,是适合我和君安的,而且,也必须是反映南京历史故事的新戏。”陶琪还用最真诚的话语,感谢一级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王仁杰先生在炎热之季,完成了越剧《桃花扇》剧本的创作;感谢北京京剧院一级导演、荣获多项戏剧节最佳导演奖的徐春兰老师热心承担越剧《桃花扇》的导演工作。
从福建专程赶到南京来参会的王仁杰教授,曾两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剧本奖 、两次获得文华新剧目奖。他首先诉说了身上的秦淮情结,助推着自己激情难抑地写下了越剧《桃花扇》。王教授还以文字的方式,向与会者坦陈了自己的无奈与不舍。所谓无奈,即原著作者呕心沥血的40折戏,现今一般只能压缩成数折而演之;而着重于侯李离合之情,淡化于南明兴旺之根,自己亦“未能免俗”。所谓不舍,即哭主、沉江、余韵等折戏,只能随明之三百年基业付诸逝水;历史无情,戏亦无情,我辈只能“传得伤心临去语,年年寒食哭天涯。”
曾经写过昆剧《白罗衫》、《牡丹亭》(精华版)及《临川四梦汤显祖》、锡剧《瞎子阿炳》、越剧《柳毅传书》等戏的张弘,是江苏省昆剧院一级编剧。他充分肯定了王教授的越剧《桃花扇》,是“尊重名著的”。他说:“越剧《桃花扇》以选场的方式,把原作的精华都写了进去。侯李两个人,侯有起伏,李有激情,名士能言不能为,青楼冷静又果断,这些都是写的很真实的。此外,越剧《桃花扇》抓住了主要层次,让生旦各尽其长,形成对峙,尽可能既保留了原著精神的唱词,又写了越剧的唱词,从文学层面上来煽情,进行了雅俗共赏的结合,也是非常好的表现。”
江苏省文化厅艺术处原处长、戏剧评论家方同德,甫一开言先道三喜:“安琪合作是第一喜,王教授执笔是二喜,越剧《桃花扇》诞生是三喜”。接着,方同德又有三赞:“其一,忠于原著很多人做不到,但越剧《桃花扇》做到了;其二,唱词写得好,一般人写不出来;其三,给二度创作提供了极大余地,很少写有提示”。方同德还以越剧迷的名义,希望越剧《桃花扇》既要越剧化,也要化越剧。他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听了就能使我鼓掌、叫好、过瘾的唱腔,哪怕是几段有自己特色的唱,这样,就能够让观众走进剧场,欣赏到像传统戏那样好听的戏。”
被誉为越剧界“最美小生”的王君安,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福建芳华越剧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时,还是安琪工作室的当家人之一。会议进行中,她一边认真倾听,一边认真笔记。她表示:“《桃花扇》是我很期待、很喜欢的戏,王仁杰老师和徐春兰导演也一直鼓励我上这出戏。因为跟南京有缘,我才能够有机会跟南京市越剧团合作,跟陶琪合作,才能够在南京办安琪工作室,也才能够让创作《桃花扇》美梦成真。”话到这里,王君安认真地表态说:“《桃花扇》这出戏,是对我的一次挑战,但我会努力的,我会集中精力,向石小梅老师学习,一定演好人物。”
作为越剧《桃花扇》的导演,徐春兰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经她执导的大型剧目近六十部之多,涵盖了十几个剧种,几乎拿到了一个戏曲导演所希望得到的所有奖项。徐春兰认为:“《桃花扇》是明王朝的挽歌,所抒发的是一种亡国之痛,一种心里的特别的痛,是原作者孔尚任自己痛彻心扉的痛。所以我特别想排这样一部《桃花扇》,而且,我很幸运,真的推掉了其它,来到南京排《桃花扇》。”她坦言,尽管担子沉重,被压得厉害,但有信心能够与团队一起,让越剧《桃花扇》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著名戏曲评论家、国家文化部文学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汪人元,现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被文化部聘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研讨会上,他首先指出:孔尚任的《桃花扇》本身是经典,思想性极高,故梁启超誉之“冠绝千古”;《桃花扇》发生在南京,现在由南京来做,具有抚今追昔的文化意涵;安琪的生旦联盟,无疑会有预期的效果;从而肯定了南京复排《桃花扇》的意义与价值。接着,汪人元称赞说:“请王仁杰先生写本子,是一大幸事,其文化功底、戏曲积累及创作经验,可谓三者俱佳,缩编后的越剧《桃花扇》,必定会出现化蝶以后的精彩。”汪人元进一步分析道:“这个越剧的《桃花扇》,是对原著进行大幅度调整后的缩编,它不仅完成了调整中的改写创作,又完成了从昆剧曲牌体向越剧板腔体的自然转变,因而,是取其义、摘其要、编其锦、成新篇的成功之作。”
作为南京越剧《桃花扇》的联合出品方代表,中共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素玉,在聆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评说后谈到,我们对秦淮的定位是最南京、最人文,让“风雅秦淮、天下文枢”享誉全国。何素玉还强调,秦淮将建立相应的机制体系,有管理机构,有实施平台,来确保人文秦淮的建设。还将在秦淮河景区的中心地带建立剧场,来保证传统文化展示的常态化,让南京的越剧《桃花扇》不仅演出于秦淮河畔的剧场里,还将演出于秦淮河的游舫上。到那时,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就会以越韵缭绕的《桃花扇》,而令世人更好地认知秦淮、赞美秦淮、难忘秦淮了。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炜 说:“今天的研讨会,仿佛让我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深感受益匪浅。”他谈到,“今年的五月,南京‘桃花’盛开,这两天舞剧和民乐《桃花扇》的相继上演,今天越剧《桃花扇》的剧本研讨,都表明艺术家们站在了时代的今天,向经典致敬”。陈炜在讲话中肯定:“越剧《桃花扇》的面世,是一次成功的传承,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不失经典风范的传承。在思想把握上,是‘先天下’的,它把明末文人对天下兴亡、民族命运、文艺复兴、人民生活的关切和情怀,都作了相应的描写与刻画,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越剧《桃花扇》即将进入到剧本后的创作阶段,陈炜要求:“在舞台呈现上,希望能够编创出更多更好的唱段来,既能够表露心声,更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在剧目的传播、推广与创新上,王君安与陶琪要让戏迷、观众有新的惊喜,从而对秦淮产生新的感知。
让青年人由走近到走进《桃花扇》,通过文创,喜爱戏曲,喜爱传统文化,喜爱《桃花扇》。”最后,陈炜还提出:“面对着互联网的传播与现代化的传媒,越剧《桃花扇》也应当选出优美的唱段来,与媒体相结合,以加强对自己的宣传、推广与传播。”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