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宣讲……南开大学越艺社的暑期实践很特别!

日期:08-19  点击:109  属于:看戏吧



 2008.08.24 南开大学社会实践.jpg

南开大学商学院赴浙江暑期实践


发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作为全国第二大剧种,一直以其清幽婉丽的唱腔,真切动人的表演,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而为人喜爱。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随着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起,越剧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越来越小、专业剧团难以生存——民间越剧发展面临重大的困境。带着对越剧的喜爱和敬重,我们的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越剧的发源地浙江展开了实践活动。

第一站:嵊州

到达嵊州的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嵊州市越剧博物馆,并受到博物馆负责人热情接待。讲解员引导我们参观了三个展厅,使我们对越剧的起源、发展与名家名作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江南灵秀出莺唱,啼笑喜怒成隽永。”无限风光都寄留在老去的展品中予我们遥想。

次日,在了解过当地人的生活作息之后,我们两两组队,分散到城市公园、商业街区等人流较为密集处,进行线下问卷调查。调查主题是“越剧发展情况和当地居民对越剧认知程度”。由于公园里的受访者以散步居民和老人居多,我们大多采用聊天的形式进行调查,而这也拉近了我们与当地人的距离,便于我们探知对方更多的想法与态度。

晚间,文化广场上聚集了许多唱越剧的市民。我们坐在旁边听着,体会到在嵊州几乎人人都会唱越剧,所言非虚。只需要一支麦克风,一把二胡,三两打节拍哼唱的观众,就能自发形成一个小戏台。这里是“越剧之乡”,是越剧真正的娘家。

实践第三天,阴雨绵绵中我们来到越剧艺校。说是学校,实则富有园林大观。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如诗如画。想象穿戴行头,身处其间,无论行吟唱坐都是万千风景,充满了越剧积淀百年的艺术气息,令人惊叹。

第二站:杭州

离开嵊州到达杭州,我们去参观了“黄龙洞圆缘民俗园”。入园后,循乐曲声而去,便是“禧园大舞台”。台上花旦唱腔优美,身姿曼妙,台下观众专注欣赏,有给孙儿讲解梁祝的老人,也有趁周末放松心情的青年人。民间艺术的魅力大致可见于此。

最后一日,是筹划最久的圣苑小区宣讲活动。现场参加的人很多,而队长面对众多老戏迷也没有怯场,宣讲与互动认真热情而条理有序。期间有老奶奶唱了梁祝长段,赢得大片掌声,也有小女孩主动学习打扇子、放水袖的技巧。越剧历经变迁,仍能散发如此活力,令人感佩,也令人给予祈愿。

 

我们的心声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表明,发展与传承越剧,不是一地一区的责任,并以自我行动始,呼吁各界的越剧爱好者沟通交流、共同努力。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