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花

来源: 中国越剧戏迷网  日期:08-19  点击:1120  属于:名家汇

赵瑞花  1912—1982)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孔村人(祖籍赵宅村)。

“三花”之一,被誉为“越剧皇后”“新戏开拓者”。教师。

1923年进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习艺,工花旦。

1924年1月,随科班去上海演出,后随该班改名的“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在浙江演出5年多。

1932年与魏素云(小生)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在宁波演至1938年。

1935年,聘请著名编导李小楼新编《唐僧出世》,并向京剧学习,采用机关布景,一改“一桌二椅”传统模式,使人耳目一新。以后又编演新戏《三门街》,连满两个多月,在甬被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演出。

1940年因结婚短期辍演后又重新登台,与人搭班演出于老闸、通商、同乐、天潼、金门等戏院,虽年仅30,却已有“老牌名旦”的称号。她的表演感情饱满、真切细腻。其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地牧歌小调,形成拖腔短二拍的唱腔,风味独特,别树一帜,唱来清丽婉转,真挚动人。她演苦戏以情动人,催人泪下;演情爱戏以神抓人,情意绵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看她演出后赞不绝口,亲笔题词“越中之杰——赵瑞花”。

1947年,她与妹妹赵月花共组“瑞月舞台”,为提高演出艺技与质量,不惜重金聘歌剧出身的朱国辉为新戏导演,聘“紫云班”出身的俞林华为武戏师傅,又聘同门师兄金喜棠为老戏师傅,小剧团竟有此举实为少见。

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任主要演员。

20世纪60年代初,应聘至浙江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培育了首届越剧班陈天贶、张兰珠等一批优秀旦角。《叶香盗印》为其成名作。

拿手戏有《六月雪》《孟丽君》《盘夫索夫》《方玉娘哭塔》《龙凤锁》《双珠凤》等。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