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香 原名孙泉香。1923年8月3日出生,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后庄村人。
被誉为“越剧界花腔女高音”,“傅派”创始人。
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艺,工花旦。
1936年到杭州演出,同年秋首次进入上海,演出于老闸大戏院。
1937年、1938年春二度进入上海演出,常演《九斤姑娘》一剧而受到观众青睐。
1940年在新戏《恒娘》中扮演恒娘而声誉鹊起。
1941年与尹桂芳、竺水招搭班演出,同竺水招并立头肩旦,合演了《盘夫索夫》《白蛇传》《玉蜻蜓》等剧目。
1943年春,到“四季春”挂头牌,戏班更名为全香剧团,邀范瑞娟初次合作,演出了《小妹妹临终》《武家坡》等剧目。
1944年8月与徐玉兰搭档,演出了《浮生六记》《黄金与美人》等戏。
1946年与张桂莲搭档演出于龙门大戏院。
1947年参加上海越剧界“十姐妹”为筹办上海越剧学校与实验剧场而举办的联合义演,在《山河恋》剧中扮宫女戴赢。同年,再次与范瑞娟合作组成东山越艺社,演出了新编古装戏《天涯梦》《李闯王》和传统剧《梁祝哀史》《四大美人》等剧目。
1948年参加芳华剧团,与尹桂芳联袂演出了《桃花扇》《鲁男子》《乱世佳人》等戏。
1949年春节与范瑞娟三度合作,重组东山越艺社,在明星、丽都等戏院演出了《万户更新》《控诉张春帆》《孔雀东南飞》等剧目。
1950年8月,与范瑞娟率团赴京公演,入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毛泽东主席首次看了她们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1年8月1日,与东山越艺社部分同仁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2年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获演员一等奖。
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获表演一等奖。
1955年随上海越剧院赴民主德国和苏联演出。
1956年赴朝鲜慰问演出。
1957年主演田汉剧作《情探》,并于1958年摄制成电影。是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后为常委。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主演了《江姐》《两块六》等现代戏。
20世纪70年代末,重返舞台,首次在大型组剧《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中扮演高山族姑娘。
1980年和1983年两次赴香港,先后演出了《孔雀东南飞》和《李娃传》。
1989年赴美国演出。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
90年代初,她与昆曲演员计镇华合作主演的、反映古代女诗人李清照生平的戏曲电视剧《人比黄花瘦》,又一次获得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荣誉奖。
1993年拍摄了她的艺术集锦电视片《她在丛中笑》。同年,“傅全香艺术研究会”成立。
1995年获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1999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颁发的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新音乐工作者合作,在《情探》一剧中,学习吸取了川剧旦角的形体动作,唱腔借鉴了京剧程砚秋及昆曲评弹的唱法,尖团音规范分明,真假嗓音结合演唱。
她嗓音明亮、音域宽广、润腔华彩、跌宕多姿,被称为“傅派”。表演富于激情,以“花衫”戏见长,善用强烈的外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最擅长于表现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悲剧妇女形象。学生和传人有张蓉桦、胡佩娣、孙晓、何英、陈颖、洪芬飞、陈艺等。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拿手戏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孔雀东南飞》《李娃传》《江姐》等。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