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水袖、头饰、舞台、闪光灯,这些都是我的梦想。对我这样一个“没办法,这辈子就爱上她了”的人来说,越剧就是我的生命。在我的生活中,越剧早已与我密不可分,如同流淌在我身体里的血液,深入骨髓。虽然我不是嵊州人,却仿佛又是嵊州人。小时候,我常嘟囔着“我要去嵊县看越剧”(当时嵊州还叫嵊县)。在我心中,越剧只有在嵊州唱,得到嵊州人的认可,才算得上是过关,才算正宗。
我是听着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等宗师们的声音长大的。长大后,我第一次独立远行便是前往嵊州,直奔越剧博物馆。至今,我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无论多久,总喜欢到嵊州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仿佛只有到了嵊州,我的心才会如此安宁。原来,这里有越剧,也许在这里,才能激发起我血液中越剧的文化基因,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这是我所心向的声音。
每当踏上嵊州的土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宗师们的灵魂共鸣。走在嵊州的街头巷尾,每一处都可能隐藏着越剧的足迹,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嗅到越剧的气息。虽然我已数不清来到越剧博物馆的次数,但每一次踏入,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站在珍贵的展品前,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戏服、头饰,我都能听到或看到当年艺人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在舞台上翩翩的身影。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越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那样真实、那样生动。
我羡慕今天的嵊州,在这片青山绿水间,嵊州人用他们的智慧开创了村越。这是只有在嵊州才能有的舞台,是爱越人实现自我梦想的舞台,是承载着无数人走向未来艺术理想的舞台,承载着像我这样的爱越人的文化情怀,更是见证了越剧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让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时尚的光彩。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嵊州村越的舞台,贵在处处皆舞台。在这片浸润着越韵的水乡,舞台从不拘泥于形制——或是百年古戏台飞檐翘角间的方寸天地,或是田埂阡陌间临时铺就的栖身之所,甚至城市转角处偶然腾挪出的一隅空间。无需“声光电”的现代装饰,不必繁复精巧的布景,哪怕几束昏黄灯光穿透夜色,便能照见水袖如云卷云舒,听得唱腔似清泉绕梁。村越艺术的纯粹性,恰似越剧本身“清水出芙蓉”的美学真谛。“戏在精不在大”的古老智慧,在嵊州村越中得到了鲜活的诠释:一个眼神便道尽才子佳人的百转千回,一段演唱亦能激起满场喝彩。正是这份不受拘束的野趣,让别样的村越能在稻花香里翩跹,也能在市井烟火中低吟。
叹昨日的嵊州人创造了越剧,今日的嵊州人更以“村越”特有的包容,为越剧筑就了无数个“没有围墙的剧院”。村越浸染着剡溪的灵气,承载着越乡人民的痴心,展示出越剧最蓬勃的生命力。也许在城市的剧场里掌声正在谢幕,但村越的越韵仍在月光下荡漾。我想,这或许正是越剧穿越百年依然年轻的秘密,是嵊州献给世界文化最动人的文化乡愁。
以梦为马,破茧成蝶。嵊州的村越舞台上,演员的身份如同越剧的曲调一般丰富多彩、鲜活生动。他们中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放下锄头便化身为台上的才子佳人;有放弃城市高薪工作,请假也要来表演的年轻人,甘愿在乡野间追寻心中的越韵;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艺人,即便步履蹒跚,仍坚持登台,用沙哑却深情的唱腔诉说着越剧的百年沧桑。村越的魅力不仅吸引了业余爱好者,更让民营剧团的演员、专业剧团的退休名角、天真烂漫的孩童、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纷纷加入。他们或许并非所谓的专业出身,但村越“英雄不问出处”,只因对越剧纯粹的热爱,在排练场的汗水中打磨技艺,在村越的演出奔波中传递薪火。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内蒙古新上海人曾动情地对我说:“越剧的旋律太美了,我虽然不懂方言,但听着听着就爱上了。今年村越向全国戏迷敞开大门,我一定要去嵊州唱一唱!哪怕工作再忙,只要能站在那个舞台上,这辈子也值了。”这番话道出了无数越剧爱好者的心声——无关名利,只为心中那份纯粹的热爱。村越,正是这样一个让平凡人也能追逐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以梦为马,破茧成蝶。
从村走向世界,越剧破圈的创新范式。嵊村越以最质朴的舞台,完成了最华丽的转身——它不仅守护了传统,更以创新思维实现了戏曲艺术的破圈传播。这一创举将原生态表演形式发挥到极致,让越剧艺术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嵊州人扎根乡土,以水乡特有的智慧,将对越剧的炽热情感,通过村越这一载体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在当今多元且全球化的语境中,村越的形式为越剧找到了最本真的表达方式。 村越独创性地构建了“专业引领+大众参与”的培育体系。专业老师们放下身架,走下殿堂,以“传帮带”的方式指导戏迷提升技艺,让村越的参与者们在规范化的训练中,将爱好升华为艺术追求。这种双向奔赴的模式,是村越创建的社群培育典范,让越剧艺术在民间扎下更深的根系。
借助“花开联动”等短视频传播形式,村越实现了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表达。水袖翩跹的精彩瞬间通过手机屏幕飞入千家万户,让年轻观众在碎片化时间里感受嵊州之越情,领略越剧之美。这种创新传播不仅强化了越剧在江浙沪的传统影响力,更在华北、华南等新地区唤醒了人们对越剧传统艺术的审美基因。毫不夸张地说,村越是数字时代的戏曲新声。
“戏曲不能只活在博物馆里”——村越用最鲜活的实践验证了这一理念。让老人与稚嫩小学生同台献艺,当专业唱腔与时尚元素巧妙碰撞融合,越剧焕然一新,真正"活“成”年轻人青睐的模样。这种守正创新的探索,为戏曲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本。最纯粹的传统才是最潮流的绽放表达。在村越的这方舞台上,正悄然书写着中国戏曲迈向未来的华彩篇章。
小舞台,大梦想。已开办了三届的村越向世人证明了艺术的边界从来不在找到了“我爱越剧,爱嵊州”的答案——在嵊州唱越剧,可以寻找到属于越剧时代的文化共鸣。那是对术本质的回归。艺术的真谛不在于技巧的完美,而在于情感的真诚,文化传承的力量不在于形式的宏大,而在于参与的广泛。方寸戏台,绽放光彩,村越是爱越人实现梦想的舞台。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