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村越”破壁育新
当9岁的深圳女孩刘莹含在福田区文化馆反复揣摩《西厢记·琴心》中崔莺莺的惆怅水袖时,她不曾想到自己正成为点燃越剧未来的星火。此刻,千里外的越剧故乡嵊州,“嵊州村越”全国赛事正如火如荼:少年、青春、成人三大赛道齐开,800名“小戏骨”跨省竞技,亿级流量云端奔涌——这场以“村”为名的盛会,正以燎原之势重塑百年越剧的传播图景。
在嵊州甘霖镇的古戏台旁,我见证过这样的奇迹:采茶农人摘下斗笠化身儒雅张生、包子铺老板娘甩起水袖便是灵动崔莺莺。台下蓝发青年与白发戏迷共挥荧光棒,喝彩声穿透千年时光——这正是“嵊州村越”最动人的底色:它撕下“阳春白雪”的标签,让越剧回归田间地头的草根血脉。
少年强基赛道如希望播种机,吸引800名小戏骨跨省竞技,30强中外省选手超三成,乡音已越方言关山;
青春潮流赛道是创新试验田,大学生可能会以说唱重构《梁祝》,VR技术复刻“十八相送”,百年越剧碰撞数字文明;
成人范儿组恰似精神原乡,让外卖骑手、超市店员在聚光灯下重拾文化尊严。
作为爱越小站·深圳站的站长,我亲历赛事如何唤醒民间戏魂。深青越公益班里,刘莹含初学《琴心》时眼神懵懂,“嵊州村越”少年赛道的开启却瞬间点燃她眼中的光。当孩子从全国800选手中跻身30强,应玉屏和金锦蕾老师为孩子加班扣戏的用心,全家连夜查阅嵊州地图的雀跃,恰是赛事普惠精神的最佳见证。
更震撼我的是那融入骨血的“戏魂”:初学越剧的刘莹含在几个月前,为演好《玉蜻蜓》里无台词无正脸的小元宰,她连续数月安静候场,只为病榻上三分钟的虔诚匍匐。这份敬畏心,与嵊州东王村香火堂前孕育越剧的四只稻桶遥相呼应——戏曲艺术的生命力,永远始于对舞台的赤诚。当刘莹含真正踏上嵊州土地,才懂得何为“越剧故乡的温度”!
首日研学,越剧名家手把手解析唱腔的技巧与越剧身段表演,孩子们在笑声中领悟“欲左先右”的戏曲美学;
次日溯源,施家岙古戏台的苔痕、东王村香火堂的稻桶、博物馆里泛黄的戏单,让百年越剧史化作可触摸的画卷;
决赛现场:张伟忠等艺术家俯身点评,一句“张老师希望你以后做个深圳的越剧大明星”的鼓励话语,胜过千言万语的日常鞭言。
“程程有惊喜,处处见用心”,难怪9岁的刘莹含赛后哭着说想留在嵊州。这份不舍,源于三天里主办方用文化浸润编织的乡情——当孩子抚摸施家岙斑驳的台柱,当她在博物馆戏服前屏息凝望,文化认同的种子已然深种。
正如赛事一位负责人所言:“少儿组评选‘村越之星’不是终点,培育带着文化自信成长的新人才是初心。”
归程高铁上,刘莹含哼着新学的越剧问妈妈:“越剧真能活1000岁吗?”她妈妈翻开手机里她与张伟忠等名家的大合影:“你看,甘霖镇的小朋友在唱,科技园的程序员在唱,深圳的孩子也在唱,只要人间仍有悲欢,越剧便永远年轻。”
从剡溪到南海,这场赛事如文化甬道,让越剧故乡的星火点亮粤港澳大湾区。今日之越剧,不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而在少年旋身扬起的水袖间,在青春赛道跃动的光影里,在嵊州戏服店老板娘教孩子甩水袖的掌心温度中。恰如大赛金句所书——“越嵊州 越有戏”,这“戏”是戏曲,更是华夏文脉在当代续写的人间烟火。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