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浮生若梦:三毛与越剧的刹那永恒

日期:08-26  点击:132  属于:越剧资讯

三毛与越剧的刹那永恒

1990年10月19日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来馆参观

挥笔写下“人生如戏,浮生若梦”的题词

如今 这幅真迹

静卧在越剧博物馆的展柜之中


这八个字揭示了她与越剧的缘分

也暗合了她的精神世界

周旋在“刹那永恒”之间的

人生轨迹

1990年10月18日越剧博物馆开馆典礼

1990年10月18日,越剧博物馆在嵊县(今嵊州市)举行开馆典礼。同期,当地还举办了越剧文化节暨’90嵊县经济技术贸易恳谈会,吸引了台湾著名作家三毛专程前来参与。

在嵊县剧院,三毛观看了上海越剧界演出的《西厢记·琴心》《李娃传·剔目》《皇帝与村姑·探监》《祥林嫂·洞房》等折子戏。她全情投入,不时赞叹:“越剧太美了,美极了……”随着剧情渐深,她多次感动落泪。演出结束后,她动情表示:“有人说中国妇女缺少女性美,但这些越剧所表现的,不正是最美的女性吗?我一定要再来,看一场完整的越剧!”

尽管次日需匆忙赶往杭州返台,三毛仍坚持参观了越剧博物馆,并留下八字题词:“人生如戏,浮生若梦。”这八个字仿佛源自她生命深处的慨叹,既与她丰盈的精神世界相呼应,也在冥冥之中映照出她未来的命运轨迹。



雨下了那么多日,

它没有弄湿过我,

是我心底在雨季,

我自己弄湿了自己。

——三毛《雨季不再来》


1990年三毛参观新落成的越剧博物馆
1990年12月31日,三毛在台北写信给舅舅时,再度提起了这段经历。在信中她这样说:“舅舅,自从上海别后,我去浙江,去了嵊县,看了上海越剧团的‘折子戏’,发狂了,太好太好,太迷人。如果不是已经中年,我要去学戏去。我偏爱越剧,胜于昆曲,为什么呢?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仅仅数日之后,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用一双尼龙丝袜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挥别人间,终年47岁。而她留下的那八个字,似一颗滴入越剧长河中的晶莹水珠,在每一个“人生如戏”的顿悟时刻,在每一曲“浮生若梦”的低吟浅唱中,被反复忆起,轻轻应和,静躺在越剧博物馆中,成为她与越剧、与人间最后的温柔回声。

于是,一切都过去了,明天各人又各奔前程。生命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三毛《雨季不再来》


三毛

三毛,本名陈平,祖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当代女作家、旅行家。1967年,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1977年到1979年,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1981年,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1982年,根据中南美洲旅行经历所创作的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出版。198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宝贝》。1990年,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

看展,来这里


爱越墨宝——越剧博物馆馆藏书画展

时间:2025年8月1日-9月10日

地点:越剧博物馆临展厅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

中国越剧戏迷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4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