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越剧戏迷节
张鸿艳:我是为越剧而活的人 日前,2025第七届贵阳全国戏曲票友艺术节暨2025第二届西南越剧戏迷节活动在贵阳圆满落幕。贵阳市百花越剧团团长张鸿艳来到了活动现场。我们所好奇的是:越剧作为发源于浙江的江南剧种,是如何在西南地区扎根生长、绽放芳华的?张鸿艳团长道出了背后的不易与坚守。谈及她所深爱着的越剧,她有太多话想说……
张鸿艳团长与越剧的缘分颇为曲折。她从13岁开始喜欢越剧,16岁时开始在剧团跑龙套,后来剧团解散,她却始终放不下对越剧的热爱。
“我就把我老师请出来,请她办一个越剧团”。于是,贵阳市百花越剧团由此诞生。但张鸿艳并未止步——为了学好戏,她专门前往越剧的诞生地嵊州,一待就是11年。“我觉得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幸福,我真正的学戏是在嵊州。”后来,因为老师年事已高,她回到贵阳接手剧团,带领大家继续唱越剧,这一带就是13年。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贵阳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同胞。令人惊喜的是,越剧这门江南艺术却在这里找到了知音。贵阳市百花越剧团中,也有热爱越剧的少数民族朋友。张鸿艳说道,少数民族朋友学习越剧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语言关。为此,剧团专门请来原贵阳市越剧团的专业老师,专门教授念白技巧,大家耐心鼓励,慢慢教导。这种包容和坚持收获了回报——剧团中的一位布依族小生在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中,凭借《回十八》一举夺得二等奖。
贵阳市百花越剧团更主动走出排练室,深入到大、中、小学开展越剧教学。“有时候到乡村,到办事处,到各个基层去演出,他们很热爱。”张鸿艳描述着剧团在基层演出的场景。
更令人感动的是,剧团还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献爱心。“有些孩子是眼睛看不见的,有些孩子是耳朵听不见的,我都是用手势给他们讲怎么出场,怎么唱。”这种无私的传授,让越剧艺术在他们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还有心血,我已经带了13年了,坚持了13年。”张鸿艳坦言,“我觉得喜欢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自己还是有成就感的。”谈到越剧对她的意义,她动情地说:“我跟他们说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越剧。到至今我都没有放弃,越剧就伴随我永远。我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有越剧我就会没烦恼。感谢越剧,我是为越剧而活的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热爱与坚守,越剧才在西南地区,生长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