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科班•施家岙女班

点击:1130  属于:醉越剧

 

1923年7月10日(农历五月二十七日),在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下同)甘霖镇施家岙村陈明辉家(因门枋上饰八卦图故亦称八卦台门)开办。

班主王金水,教戏师傅金荣水,另聘王春荣(王金水的堂弟)为琴师、过樟根为笃鼓,任阿求、王和铨协助管理,平时由王金水的儿子王国钧负责带班。

初有女艺徒50多人,最后剩下了施银花、赵瑞花、马秋霞、施彩荷、屠杏花、王香芝、王桂芬、沈兴妹、俞菊英、施根妹、施小香佬、施香佬、周棠珠、袁生花、童菊英、袁香花、周招弟、赵海妹、施荷芬、施小桐、王杏仙等24人。

科班采用“赋子教戏法”,由师傅说戏,口授“赋子”和“单片”。艺徒除排戏,每天还要练嗓子、身段、武功等基本功。以大戏《双珠凤》为启蒙戏,兼教《四香缘》《龙凤锁》等大戏。

1923年10 月,科班在八卦台门前搭起草台“串红台”。

1924年1月14日,施家岙科班进上海在升平歌舞台演出,挂牌“髦儿小歌班”。

1月14日至17日演出4天8场,但因行头粗糙,演员缺少舞台经验,演技稚嫩,唱的又是男班的腔调,观众逐渐减少,转至小场子,演出约三个月后,离开上海返嵊。

回施家岙到后,家乡亲人们心中他们毕竟是闯过大上海的。

族人破例为女班开放“绳武堂”,让她们在祠堂的戏台上,通过“杀鸡祭台”后,为村民免费公演等,盛况空前。

接着,科班开始辗转本县各村镇演出。

1924年秋始,施家岙女班离嵊,去东阳、金华、兰溪、建德、桐庐、富阳、绍兴、余姚、慈溪等地,进行了长距离、长时间的流动演出。后因时局紧张,领班管理不善,王金水年事已高,经洽谈,施家岙科班租给了嵊州市崇仁镇人裘光贤。

1927年春,裘光贤租期结束后,王金水收回女班。是年2月5日,王金水带班再到上海,演出于神仙世界游乐场,直至4月4日结束,随后女班又转回浙江。

同年7月,“三年学徒,一年帮班”届满,遂转为戏班,继续演于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演职员实行了等级包银制。

1928年后,演员们陆续到了婚育年龄,先后成家,相继离开戏班。

施家岙女班,有老板,有专职教师,有琴师,有老板、艺徒、家长三方签订的学戏规约,有一批学员集中学戏,成为越剧史上第一副正规的女子科班。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