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剧院版精品中的经典《西厢记》,导演是吴琛和黄沙。
吴琛是中国戏剧界的著名导演,也是上海越剧院的总导演,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21岁就参加了左翼戏剧联盟,35岁时受中共地下党的派遣,进入越剧界,直接投入新越剧的改革工作;上海解放前夕,与刘厚生、钱英郁一起在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等五大越剧团中,组织起五大剧团的宣传队,团结了一批越剧界编导人员撰写宣传演唱材料迎接解放;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任编导系一中队队长;吴琛先生历任上海越剧院艺术指导、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负责全院艺术生产。《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等都是他参与的主要编导工作;当年还为初出茅庐的青年新秀的方亚芬、章瑞虹、张咏梅等执导排演的红楼新戏《梨香院》。吴琛不仅在越剧领域是绝对的艺术权威,他还对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锡剧《双推磨》和甬剧《两兄弟》等剧进行辅导帮助加工,都使之成为兄弟剧种的代表性剧目。
名著+名导,加上一批在思想艺术上有追求,有理想的名演员,剧目何愁不成精品。那一代的演员,虽然学历不高,但对于人物的把握,对于舞台的把控是超然的。她们对于艺术人物的人物分析,前因后果在今天看来也是超伦。这当然离不开,一批像吴琛,黄沙、陈鹏等“先生们”。
张桂凤在《西厢记》中饰演的崔夫人一角,是她作为“性格演员”塑造的又一经典艺术形象。戏剧人物的成功树立,固然离不开舞台形象,这其中包括了表演,但作为戏曲,唱是“四工五法”的首位,所以音乐、声腔艺术是决定了其艺术形象的关键。张桂凤所塑造的《西厢记》“崔夫人”形象,可谓表演与唱腔浑然一体。
上越版崔夫人的戏集中在“寺警”“赖婚”“拷红”,她是整场戏剧矛盾冲突的关键,虽然在寺警之前,老夫人几乎没有啥戏份,但通过红娘的口,已经把“治家威严,有冰霜之操”这样一位相国遗孀的形象传递给了观众。
在寺警一场,孙飞虎围困普救寺索要莺莺,在迫于无计的情况下,采纳了莺莺的建议,谁能退得贼兵的,”愿将小女与他为妻”,但在说出这句话之时,有一个气口、节奏,用一种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语调极不情愿地说出“与他为妻”。后面一句唱,为崔夫人悔婚、赖婚其实是埋下了伏笔,“我眼睁睁任凭儿彩凤随鸦”。老相国亡故,崔夫人还担负了维护门第和振兴家业的重任,当然她有儿子欢郎,但年幼尚小,只有一只彩凤,女儿莺莺。作为母亲怎么忍心配给门不当户不对的白衣秀才呢?但作为当时“寺警”的权宜之计,老谋深算的崔夫人当众许婚,这给张珙带来狂喜,莺莺心中的窃喜,一头是早已有权谋,两头是对自己相爱的热望,最终不成对,只能成兄妹,人物冲突,戏剧矛盾,从高点跌落谷底。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