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站
当越剧的婉转遇上年轻人的热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爱越小站·景德镇站联合陶溪川大剧院推出的“越青春”越剧艺术普及课堂首讲落幕,现场座无虚席,90后、00后年轻人,还有爸爸妈妈带着小娃娃们,这群平日里刷着短视频、听着流行乐的年轻人,正用专注与热爱,为传统越剧注入青春新活力。
百年越剧年轻化解读,历史也能很“潮”
“最早的越剧,就像田间地头的‘流行歌’,是老百姓自己的消遣。”主讲人爱越小站·景德镇站站长孙啸笙用一句接地气的开场,瞬间拉近了年轻人与百年越剧的距离。
他以“关键节点”串起越剧简史,没有冗长史料,却让年轻人秒懂:原来这门“典雅艺术”,骨子里藏着如此鲜活的“逆袭史”。
爱越小站·景德镇站所依托的红果越剧团带来的《送花楼会》选段一响起,台下年轻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当传统唱腔撞上“打卡式欣赏”,古老艺术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拆解《上春山》,年轻人玩转戏腔
“咬字要像咬一颗带汁的梅子,先脆后润。”爱越小站·景德镇站站长孙啸笙用电子琴伴奏,教起《上春山》的戏腔技巧,从“尖团音”的微妙差别到“字头重、字腹满、字尾轻”的口诀,年轻人跟着反复练习,很快就找到了“江南味”的发声窍门。
另一边,侯剑伟带领大家解锁身段:兰花指轻翘如拈花,碎步圆场似踩云,扇子开合间藏着“扑蝶”的灵动。00后们边练边拍视频:“这个有挑战,更有韵味,必须发个朋友圈!”
课程刚结束,几个年轻姑娘就围着孙老师“追更”:“‘杨柳’的‘柳’字是不是这样转音?”说着便哼唱起来。从拘谨模仿到渐入佳境,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不少人已能像模像样地演绎出《上春山》的明媚与灵动。
青春力量让越剧“破圈”
从“听不懂”到“跟着唱”,从“看热闹”到“想深入”,这场课堂最动人的,是年轻人眼中的光。有学员穿着汉服来上课,说要“沉浸式体验”;有人把学到的身段编成短视频,配文“原来越剧这么飒”;还有人已经开始打听下一期课程时间。
“越剧从不是‘老古董’,她的美,本就该被年轻人看见、触摸、传承。”爱越小站·景德镇站站长孙啸笙的话,或许正是这场活动的意义所在。
如果你也想和年轻人一起 解锁戏腔里的江南、身段里的诗意 让我们一起 给传统艺术加点“青春料”!
下一期“越青春”课堂已在筹备中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