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获第十八届文华奖表演奖
祝 贺
11月4日晚,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揭晓,嵊州女儿陈丽君凭借越剧《我的大观园》一举斩获第十八届文华奖·表演单项奖。
文华奖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项,堪称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奥斯卡”。一位青年越剧演员的获奖,何以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她让越剧“破圈”,嵊州女儿陈丽君凭什么?答案或许就在于,陈丽君和她主演的《我的大观园》,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她让传统越剧,成为了各个年龄段观众都喜爱的“爆款”。
PART.1 “我的”二字,是宣言,也是魔法 在《我的大观园》创排之初,一个细节就预示了它的不凡。在陈丽君尚未成名之时,著名剧作家、中国剧协原副主席罗怀臻已在心中将她与贾宝玉一角紧密相连,毅然于《大观园》剧本标题前添上“我的”二字。一个“我的”,瞬间将经典的集体叙事,切换成了充满现代意识的个人视角。而陈丽君,就是这个视角最完美的承载者。 罗怀臻老师曾分享过一个生动细节:在与浙江小百花青年演员茶叙时,众人皆恭敬拘谨,唯有陈丽君“把长风衣一挂,跟我谈天说地”。那份洒脱、自信与率真,让他立刻看到了“一个追求个性、敢作敢当的贾宝玉形象”。 (图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于是,陈丽君的贾宝玉,不再是教科书里遥远的存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叛逆、会追寻“自我”的当代青年。她用自己的个性,为经典角色“附魂”,让年轻观众在大观园里,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这,就是“我的”二字带来的魔法——它消解了传统的隔阂,建立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PART. 2 “顶格”实力,是底气,也是引擎
当然,所有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极致的传承之上。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罗怀臻老师给予陈丽君的评价,是毫不含糊的顶级赞誉:“是中国戏曲当中顶级的最好的演员,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没有一点弱项。”
(图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没有一点弱项”,这是一种“顶格”的实力认可。在流量当道的时代,这种近乎“笨拙”地打磨全面技艺的匠心,反而成了她最锋利的“破圈”利器。正是这身无可挑剔的功夫,让她在诠释“我的”贾宝玉时,有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底气。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身段,既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规范的,也是鲜活的。
(图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这直接引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越剧《我的大观园》自2025年1月首演以来,全国巡演58场,累计票房超过7000万元,单场票房最高达205万元,累计观演人次超8万,成为首部场均票房超百万元的中国戏曲作品。这个数字,为传统戏曲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雄辩地证明:不是年轻人不爱看戏,而是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能打动他们的“角儿”,和一部能与他们对话的“戏”。
(图源:越剧博物馆)
PART. 3 “破圈”现象,是传承,也是创新
(图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图源:嵊州新闻)
从越剧故乡嵊州走来,陈丽君的根脉深扎于传统。在村越的舞台上,陈丽君深情演绎主题曲越歌《传越》,点亮了整个舞台。作为嵊州市文旅形象大使,她常常在采访中表达着对家乡嵊州的热爱与感激之情,家乡的乡音、嵊州深厚的越剧传统以及母校浓浓的艺术氛围,都对陈丽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说,越剧是乡音,也是她的根。陈丽君就像嵊州的一张名片,她用自己的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着嵊州的美丽与魅力。
她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一部好的作品将会真正走进市场浪潮,凭借其鲜活的魅力收获流量与口碑,成为既赢得业界赞誉、又受观众追捧的艺术精品。恭喜嵊州女儿陈丽君!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056607122
电话:0575-83066997
地址: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